基本信息
招生考试信息
财务、资产及收费信息
人事师资信息
教学质量信息
学生管理服务信息
学风建设信息
学位、学科信息
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
其他信息
当前位置:首页  →  信息公开网  → 学校新闻
数智赋能 协同润心——我校开展“5·25心理健康节”系列讲座与督导活动

发布日期:2025-05-24字号:[ ]


为进一步响应和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,加强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普及、宣传和教育的新形式、新方法,提升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。2025年5月19日至21日,心理学系联合学生处共同邀请河北师范大学王欣教授开展“5·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”专题系列活动。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王瑞婷出席并致辞。讲座由心理学系主任李晓敏主持。

王瑞婷在致辞中指出,当前学生群体的认知方式、行为特征和价值观念正发生深刻变化。在这一背景下,如何运用数智技术创新思政教育、以协同共治理念提升育人实效、用人文关怀滋养心灵成长,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时代课题。她表示,我校自1999年起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,构建了党委学生工作部统筹、心理学系专业支撑的双轮驱动机制,积极推进心理育人体制建设。她高度评价王欣教授自2020年以来为我校心理学专业提供的持续督导和专业指导,并希望在场教师借此契机深入学习后现代理念,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专业性与实效性,助力构建温暖、开放、共建的育人体系

(点击每张图片即可查看原图)

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王瑞婷致辞

5月19日,王欣教授通过《后现代心理咨询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方向与方法—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有效沟通,从“我”做起》专题讲座,系统讲解了后现代心理咨询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。她强调,要从传统“问题导向”转向“资源导向”,从个体干预走向关系建构与系统协同。通过图文案例与小组讨论互动,她引导与会教师反思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困境,并鼓励大家以更开放、同理、协作的视角看待学生问题。在分组互动环节,教师们围绕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展开深入讨论,纷纷表示对“如何理解学生、回应学生、影响学生”有了新的认识。王欣教授指出,这种共鸣正是辅导员成长与支持网络建设的起点。强调师生关系应从单一管理转向共建成长,辅导员要成为关系引导者和心理赋能者。

王欣教授讲座现场

5月20日,王欣教授面向辅导员、心理学系全体教师与研究生开展了题为“对话练习与专业反思”的讲座与工作坊。讲座伊始,王欣教授回应了首场讲座后的反馈,认为教师们提出的“收获很大”“并不容易却值得”的感受,恰恰体现了后现代心理咨询理念对教育实践的深度启发。她从语言和社会建构的角度出发,强调“沟通是意义的共创”,并通过“情绪训练”“三人小组练习”等实操环节,引导大家理解“同理心”在实际学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。随后进行的“反映小组”模拟演练,让教师们在真实情境中练习倾听、回应与共建,深化了“去中心化”“多元视角”“双重聆听”等关键概念的理解。

5月21日上午,王欣教授对两个心理咨询案例进行了现场督导。在督导过程中,她注重引导学生从关系系统中理解问题行为,鼓励大家带着“不知”的姿态进行专业对话,体现出后现代咨询强调合作建构与共同生成意义的实践精神。研究生们表示,通过此次督导,不仅对咨询过程有了更清晰的把握,也增强了对后现代理念的实际运用能力。

5月21日下午,王欣教授面向本科生开展了题为《后现代心理咨询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方向与实践》的专题讲座。王欣教授从“VUCA时代”的社会背景出发,指出当代青少年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心理压力,需要教育者以新的方式理解与回应。她引用赫拉利的观点指出,人类真正的优势在于想象力和协作能力,这也是心理支持应立足的核心基础。王欣教授进一步系统讲解了后现代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、实践方法和价值立场。她强调,相较于传统聚焦问题和诊断的视角,后现代心理咨询更关注个体资源、环境支持与关系互动,目标是激发行动力而非简单修复。

她提出,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家长、教师和社会的共同责任,教育工作者应“长出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、耳朵和嘴巴”,为其赋能。在方法层面,她介绍了焦点解决、叙事治疗、反映小组和开放性对话等技术,并强调心理工作应以谦逊、好奇、合作为基础,真正实现与学生的关系联结和意义共创。她指出,未来的心理工作者需要从“治疗者”转向“观察者”“探宝人”“合作伙伴”的角色,以“我们能行”的姿态走向更具协同力的教育现场。

讲座现场互动

讲座最后,王欣教授指出,面对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,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已难以支撑持续有效的心理支持。必须停止无效的旧模式,在更高逻辑层面进行联合行动,共担学生成长的关系责任。这种转变不仅关乎技术方法的更新,更关乎教育理念的重塑。

三天的活动内容丰富、互动紧密,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操作。师生们纷纷表示,通过系列讲座与督导,不仅拓展了心理咨询的专业视角,也获得了应对实际学生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。

讲座现场讨论

此次活动是“5·25心理健康节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进一步推动了承德医学院心理育人体系的专业化与系统化发展,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,强化专业队伍能力,守护学生心灵成长,助力青年学子全面发展、健康成才。




作者:梁明明 刘超

编辑:党委宣传统战部 范萌

审核:党委宣传统战部 王海民






关闭窗口